漫遊《你的名字。》女主角家鄉 岐阜縣必遊攻略 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6/11/16 12:50

最後更新: 2016/11/16 15:02

分享:

分享:

日本動畫電影《你的名字。》叫好叫座,連片中場景都受青睞。有關影片與真實場場景對照,各大小媒體抄日本資料已抄到爛,不用在此再累贅。實情女主角宮水三葉居住岐阜縣,縣內有其他旅遊點很值得去。

更多旅遊資訊【按此即睇】

男主角立花瀧從東京乘坐 JR 飛驒號到岐阜縣糸守町找三葉,但查實糸守町是虛構的地方。不過片中的飛驒古川站、氣多若宮神社、宮川町落合巴士站、飛驒市圖書館、飛驒山王日枝神社(劇中的宮本神社)、飛驒市立古川西小學校等都是參考真實景物。

《你的名字。》裏的飛驒市古川車站,畫面就如現實一樣。(網上截圖)

照片中的古川車站(網上截圖)

以上景點都本非旅遊熱點,只因《你的名字。》而忽然人氣急升,比如本已廢棄的宮川町落合巴士站,現在就「復活」起來。在岐阜縣,飛驒地區包括飛驒市、古色古香的高山市,好玩的地方當然比這更多:

攤販正煞有介事烤製地區名物飛驒牛肉。(Kin Lau攝)

【延伸閱讀】講戲Fun:《你的名字。》日式觸不到的戀人【有片】

飛驒高山老街擦牛吃

高山老街為高山必遊景點,景貌跟京都町家相似。半數小吃店都是在門外擺攤;這情況在日本很少見,亦有別於 30 年前的樣子。當地人表示從前小吃攤只賣醬油烤丸子,有餐廳老闆見烤丸子生意好,便將著名的飛驒牛改成串燒,並即場示範,這招一試成名,大家爭相仿傚,遂變成今天小吃店多過食肆的情景。

高山市的宮川朝市充滿人情味。(Kin Lau攝)

高山 宮川朝市沐古風 

老街對面的「宮川朝市」是日本三大朝市之一(其餘兩個是千葉縣勝浦朝市、石川縣輪島朝市;日本共有 1,000 多個朝市),江戶古風是最大賣點。

朝市都只是晨早至中午營業的小市場,當地農夫、小販、小手工業者在此出售自家農產、自製小食、工藝品的攤檔,由街頭排到街尾。據說,這些攤檔擺了 30、40 年,相傳幾代,與當地居民朝見口晚見面,旁聽他們寒暄,就算不明白內容,也感受到濃厚人情味。

交通:JR 高山站步行約 15 分鐘

小阪是日本瀑布之鄉,大小瀑布有216條,嚴冬下都凝結成冰掛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【延伸閱讀】Columbia VS Uniqlo 保暖上衣邊件最保暖?

岐阜小坂 踏雪尋爆布

岐阜屬內陸縣,森林覆蓋率達 8 成,冬季變成「豪雪地區」。小坂為下呂市的一個小城鎮,有瀑布鄉之稱。據當地統計,短至 5 米、長至 50 米的瀑布就有 216條,數目為全日本之冠。每年 1-3 月,稍有行山經驗的人士,都可參加「小坂之體驗」3 公里徒步遊冰瀑布活動;體驗雪中徒步,欣賞岐阜大自然之美。

交通:下呂站乘坐 JR 至小坂站,轉乘巴士於道之站下車。

近年白川鄉成為旅遊熱點,1年7天的點燈日更是人山人海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白川鄉 周六限定光影騷

岐阜最受歡迎的遊點,想必非世遺白川鄉莫屬。逢 1 月中至 2 中,更會連續 7 個周六(其中一次連着周日)會舉行點燈活動,其實是用射燈照亮合掌屋外牆,參與的還有神社寺廟,及部分旅館與食肆。

交通:名古屋乘 JR 高山本線到美濃太田車站(約 45 分鐘),再轉乘長良川鐵道到美濃白鳥車站(約 2 小時)。最後轉乘 JR 巴士往鳩谷方向到荻町合集落(約 1 小時 50 分鐘)。

【延伸閱讀】日本白川鄉點燈旅行攻略

糸守町諏訪湖在長野

至於片中,虛構的糸守町所在的湖泊,取材自長野縣諏訪市的諏訪湖,乃長野縣最大湖泊,位處諏訪市、上諏訪町及岡谷市交界,湖周達 16.2 公里,面積 13.3 平方公里。

片中糸守湖呈圓形,實則諏訪湖呈梯形,上窄下闊。此湖頗具「人氣」,民居及建築物均圍繞她而建。

《你的名字。》裏的糸守湖,原形來自長野縣諏訪湖,經作者美化成圓形。(網上截圖)

真正在長野的諏訪湖,其實三尖八角。(鄺素媚攝)

冬天,湖裏有採公魚活動,以往東南面湖面不結冰,因有溫泉自地底噴發,噴出約 50 米高的水柱。現在湖畔建成了諏訪湖間歇泉中心,以壓縮氣體向泉眼打氣,人工造出每小時噴發 1 次。

長野嚴冬極寒,湖面結冰,諏訪人鑽窿釣魚滑冰。若連續 10 天處於零下 10 度,冰面膨脹,水位向下移,湖面冰塊裂開向上隆起 1 米多,被稱為「禦神渡」自然現象。

交通:東京新宿站乘JR中央本線,諏訪站下車,約 2 小時 30 分。或名古屋站乘 JR 中央本線,諏訪站下車,約 2 小時 15 分。

【其他熱話】日本達人林慧美帶路 藥粧店5大必買之選

【其他熱話】遊日3大必知禮儀 筷子不可在碗面

【其他熱話】空姐傳授9招防機艙老鼠

【其他熱話】大東山滿佈芒草 如何拍攝黃金芒草海靚相?

【其他熱話】恍似置身異國的4個香港呃 like 景點

【其他熱話】一個高爾夫球KO筋膜炎「痛腳」

撰文 : Kin Lau  TOPick記者